网站首页 > 产业资讯 >
教科文组织将2025年国际教育日的主题定为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5-01-21 18:07:45 · 赵法彬

巴黎,2025年1月20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决定将2025年国际教育日(1月24日,星期五)定为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她呼吁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投资培训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在教育领域负责任地使用这项技术。


“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了重大机遇,前提是在明确的道德原则指导下在学校部署人工智能。为了充分发挥其潜力,这项技术必须补充学习的人文和社会层面,而不是取代它们。它必须成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工具,其主要目标是他们的自主和福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说。


教科文组织将2025年国际教育日的主题定为人工智能,旨在就这项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展开全球讨论。本组织已安排在巴黎和纽约举行会议,以及一个网络研讨会。



各国在许可和限制之间仍存在分歧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领域。在高收入国家,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已经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来完成作业。教师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来备课和评估学生的作业。传统上由教师和专家指导的学校指导和招生也越来越多地由人工智能决定。


然而,教育专业人士对这些做法仍然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根据教科文组织2023年5月对450所院校进行的一项调查,目前只有10%的学校和大学有使用人工智能的官方框架。到2022年,只有7个国家为其教师制定了人工智能框架或计划,只有15个国家将人工智能培训目标纳入其国家课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在课堂上使用新技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数据,现在有近40%的国家制定了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的法律或政策,而在2023年7月,这一比例为24%。


 

这个工具必须继续为学生和教师服务


凭借其在教育、科学、文化和信息领域的跨领域使命,教科文组织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2021年11月,会员国通过了第一个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全球标准制定框架。


在教育领域,教科文组织于2023年9月发布了首份《教育和研究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并于2024年为学生和教师发布了两个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解决了人工智能的潜力和风险,作为实现安全、道德、包容和负责任使用人工智能的一步。这些出版物包括建议在课堂上使用人工智能的年龄限制为13岁。


教科文组织还指出,各国政府分配给人工智能的资源必须是对已经投入教育的财政资源的补充,而不是转移,因为目前仍有四分之一的小学没有通电,60%的小学没有接入互联网。基本需求必须仍然是优先事项:管理良好、设备齐全的学校,以及训练有素、待遇优厚、受使命激励的教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163337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