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消博会”)上,毕马威中国举办了包括政府与公共事务、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和生命科学三个主题专场,在各专场,毕马威中国发布了多项具有前瞻性的报告并举办一系列高层论坛。其中,包括政府与公共事务专场《聚力未来 勇毅笃行:擘画公共交通蓝图》的重量级报告和“文化无界,数字焕新——文博数字化转型初探”的主题分享,在ESG专场,举办可持续供应链、废塑料回收等议题的主题演讲及圆桌讨论。此外,在生命科学专场,毕马威中国还与与会嘉宾探讨了数字疗法的机遇与挑战,并解读毕马威中国第二届生物科技创新50上榜企业,研究行业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分析与洞察。
消博会毕马威中国政府与公共服务专场:变革的公共交通 升级的服务体验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公共交通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平稳,公共交通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地的城市政府和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已纷纷行动起来探索公共交通业的新未来。毕马威中国借助本次消博会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聚力未来 勇毅笃行:擘画公共交通蓝图》。
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行业主管合伙人喻莺表示,当前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该行业将在未来五年涌现越来越多变革。有远见的企业若能立即行动, 便有机会成功抓住机遇。公共交通机构在保证自身财务稳定的情况下,应停下脚步,去思考并构建一个能实现客户体验提升,服务一体化,运营模式低碳化及数字化的新未来。
在消博会现场,毕马威中国交通运输行业主管合伙人王洁主持了名为“展望交通运输业发展图景”的圆桌论坛,与行业专家人士一起共同展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前景。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蔡泞检先生表示,海峡股份一直致力于服务琼州海峡,不断提升琼州海峡通行效率和服务能力。近年来,海峡股份着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海口新海港的建成能够缩短三分之一琼州海峡通行航程,而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并辐射带动周边旅游、文化和商业配套服务的发展。未来,海峡股份将在客滚运输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投入,开发更多西沙旅游产品,打造具有特色的西沙邮轮旅游模式。海程邦达(海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涛先生表示,我们对跨境贸易的未来表示乐观,此看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二是国内消费需求强劲,三是企业立足海南自贸港,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机遇。企业目前在推进数字化建设中,希望能持续实现企业突破。海口公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国捷先生表示,根据我们观察,现在乘客个性化需求特别突出,公交集团实施了多种举措去满足乘客需求,例如使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分析乘客特点,给有需求的乘客提供定制路线服务等,未来,集团也会继续以提升客户体验出发,继续加大数字化方面投入力度。
消博会毕马威中国政府与公共事务专场: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博变革与创新
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博物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构成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毕马威中国抓住时代发展趋势,在消博会期间举办了“文化无界,数字焕新——文博数字化转型初探”的主题分享,倡议文博单位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以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以效率和体验提升为核心目标,大胆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技术在藏品管理、展览、教育、科研、内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呈现方式,引领全球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潮流,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毕马威中国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人李良认为,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和加持下,以博物馆为核心载体的文博领域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无论是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公众的观展行为和需求偏好,都较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背后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化赋予了博物馆这个传统行业以新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数字化转型”正日益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
毕马威中国战略与运营咨询经理瞿全提出,随着数字建模、人工智能、扩展现实(XR)、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日趋成熟,博物馆数字化应用场景愈加丰富,传统博物馆形态面临重塑。博物馆基于二维/三维扫描,渲染三维数字藏品模型,使非现场人员对藏品的欣赏与研究成为可能,同时实现了藏品的“可持续性”保存。游客既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观赏虚拟空间的数字 藏品,也可以基于3D打印技术实现藏品在现实空间的复现。
消博会毕马威中国ESG专场 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持续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可持续消费已经成为引导消费潮流趋势,影响企业市场决策的重要战略。因此,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融入品牌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ESG可以为企业带来多重价值,包括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长期发展可持续性,提升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品牌的声誉和认可度,满足消费者消费理念向绿色化,健康化的转变等。
在消博会上,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沈莹女士、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总监肖红女士以及毕马威中国交易战略与并购融资合伙人李晶先生发表主题演讲,并邀请企业嘉宾做主题分享,共同探讨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及长期价值创造。
有机婴童食品品牌Little Freddie(小皮)于2022年12月发布了全球ESG战略,毕马威中国和英国团队全程参与为其ESG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小皮的企业事务部负责人吴贾锋先生做了“ESG:小皮的品牌基因”的主题分享。吴贾锋先生表示,ESG是小皮的品牌基因的一部分,小皮始终把ESG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小皮一直坚持父母之心和高标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社会贡献更多正能量。小皮将在ESG领域持续积累,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感谢毕马威中国团队为小皮ESG战略和行动计划提供的专业支持。
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沈莹说:“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持续的气候危机迫使整个消费品行业重新思考其运作方式,这些危机中也孕育了消费品市场新的机遇。产品、供应链和消费者是消费品企业以及评级机构共同关注的重要ESG议题。企业需制定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ESG 战略及品牌战略,实现业务和环境、社会效益的共生共长。”
构建可持续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还能够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和长期竞争力。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总监肖红表示,消费品行业在促进全球碳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品行业80%的排放来源于其供应链,品牌可以影响和推动供应链企业实施碳减排措施。对供应链设置减排目标、将其减排表现纳入采购考核,是诸多大型企业的共同举措。企业应与供应商合作,建立供应商协同碳减排管理体系。供应商需要积极应对,提高其碳排放管理水平。只有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共同承担减排目标,气候行动与净零计划才能得到切实的推行。
废塑料的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将废塑料"变废为宝"成为了许多企业和组织关注的问题。而废塑料"变废为宝"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毕马威中国交易战略与并购融资合伙人李晶在消博会现场提到,塑料不是一次性物品,而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我们需要建立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塑料循环经济,减少掩埋、焚烧等传统方法对环境的污染,确保产品和包装以可持续、节能和具有经济效益的方式进行回收再生。废塑料化学循环是处理无法再重新利用废旧塑料垃圾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和全行业广泛参与,进一步为化学循环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商业化环境。
消博会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专场:数字疗法正演变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疗法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新趋势。在消博会现场,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战略与运营合伙人马卓然 认为,数字疗法是数字化医疗领域内包含干预功能的数字化产品,提供通过循证验证的高质量的软件程序驱动的医疗干预方案,以预防、管理或治疗疾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药物联用,或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在创新技术与各国政策法规推动下,数字疗法已在国际上取得较大突破,未来可借鉴国际先进实践持续完善自身发展体系。目前,我国数字疗法处于发展起步期,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沿海发达省份更为积极推动诊疗一体化支持政策落地。海南省推动数字化疗法走在前列,通过长期的布局,严密的规则和细致的调研,推出了加快数字疗法发展的多项举措,并迅速开展行动积极落实。数字疗法的产品研发,业务模式,支付方式是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自“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把医药工业的定位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战略性产业以来,系列政策持续释放。创新药研发效率、市场准入、专利保护、挂网定价等问题也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热议焦点之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从药品仿制走向源头创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创新研发实力稳步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重要新引擎。
“消博会现场,毕马威中国回顾了毕马威中国第二届生物科技50榜单的企业分布情况,并分享了行业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毕马威中国华南区生命科学及医疗行业主管合伙人罗健莹说:从企业细分领域分布来看,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比近五成,医疗器械类与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类企业分列第二、第三;从城市和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上榜企业蝉联第一,北京、苏州上榜企业数量翻了一番,长三角地区表现亮眼;从成立时间分布来看,逾六成企业成立五年以上,行业进入稳健发展阶段;从融资轮次来看,A轮到C轮为主,赛道持续受到资本青睐。
此外,两会期间,政府推出了多项利好政策支持中国生物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局势,以及资本市场从2018年至今陆续推出的对生物科技企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选择合适的上市地能够为企业自身持续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开始把目光更多投向海外市场,以寻求更多机会。
最后,生物科技企业作为新兴蓬勃发展的赛道,也面临着在如何实现外部客户价值的同时提升内部效益的挑战。企业需要对组织和人才发展、数字化转型、现金流管理以及创新药出海License out商业模式方面的难题与突破方向进行深入思考,以确保企业持续创新合规发展。
2022-12-07
菲亚特动力科技 (FPT Industrial) 在 REMATEC 2023 展示多项再制造产品
2023-07-01
2024-01-18
Gartner 预测 2024 年全球AI芯片收入将增长 33%
2024-06-13
2023-09-27
XREAL Beam Pro 新品发布:坚定为空间计算的现在交一张答卷
2024-06-02
2023-05-26
AMD在CES 2023开幕主题演讲中强调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的未来
2023-01-09
2024-10-10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