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加,银行业需要不断突围求变、增强经营韧性。中国银行业在国内经济全面复苏的背景下,迎来诸多机遇,但挑战也不容忽视,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经营模式,真正建立起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新发展模式,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积极调整,才能基业长青。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表示,2023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多重挑战下,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呈现高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银行战略是否顺应浪潮,是否需要适时调整,需要领导层持续考量,提前预判。在国内,从一季度公布的经营指标来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总体向好,规模保持较高增速,盈利水平企稳回升,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良好。未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行业监管持续趋严,对银行业短期业绩表现、长期经营能力以及应对未来市场和政策变化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开拓发展新局面。
日前,毕马威中国领先发布《潜蕴匠心,登峰不辍——2023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共分为三部分,包括对宏观经济及银行业的发展回顾和趋势分析,行业热点话题、银行财务数据摘要等。
关于本次报告的发布,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审计主管合伙人陈少东表示,当前在经济金融领域呈现全球资源配置成本上升、流动性收紧、金融风险承压等新特征,中国银行业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金融监管亦显示出极大的定力与魄力。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挂牌成立,金融监管开启新征程。预计2023年,银行业监管坚持主线不改,严监管态势仍将延续,监管政策将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关于银行业决策层在全面风险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方面,本报告意在以前瞻性视角进行深度探讨和解读,深挖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风险管理新生机。
毕马威中国银行业主管合伙人史剑表示,如何以数字化为锚点,全面升级传统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促进产业金融、绿色金融转型?如何真正践行数字化战略落地,赋能银行产品、服务、商业模式、风控等多维度创新,衡量产效管理能力?如何聚焦数据治理、反洗钱管理、业财融合、组织变革与人才培养、客户体验优化,创新业务场景以实现银行价值增长?在飞速变化的市场中,村镇银行又将如何提升自身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流动性风险管控水平?诸此种种,都是当前处于变革关键期的银行亟需突破的转型痛点。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合伙人李砾表示,这是毕马威第十七次发布面向中国银行业的年度调查报告。本次报告涵盖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银行业发展回顾及展望、监管政策解读、行业热点话题、银行业绩数据等主要内容。贴合时下行业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突出的大背景,以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聚焦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数据驱动、管理合规等话题,从业界最佳实践、技术发展趋势、创新业务场景出发,深度分享我们对行业现状的独家洞见,献策创新方案的思路与落地研究。
经济复苏 银行业转型压力未减
从金融数据来看,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2023年一季度我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4.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近2.5万亿元。一季度新增社融数据表现亮眼,随着经济从疫情中快速恢复,企业加速复工复产,2-3月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增长,带动3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回升至10.0%。
报告认为,2022年不同类型的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底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今年以来经济有序复苏,部分优质商业银行可能会适当降低拨备计提,回归常态化发展战略,此举一方面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使净利润保持适度增长。但对于风险抵补能力较为欠缺的农商行而言,出于对未来风险因素的考虑,仍需高度关注其抗风险能力。
从经营业绩上看,受资管新规出台,资本市场波动以及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的叠加影响,2021年和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延续下降趋势,2022年中间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
在未来趋势上,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依然是银行业的首要任务,从金融服务领域来看,制造业、科创企业、绿色发展等仍然是信贷倾斜的重点。由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金融机构应全力服务房地产业“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支持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变。
另一方面,净息差仍存下行压力,稳住净利息收入“基本盘”需要多措并举。第三,报告认为,去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承压,今年有望企稳。第四,金融监管体系迎来新一轮重塑,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升级,包括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机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升级,“资本新规”对商业银行提出更大挑战。第五,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两极化趋势将持续。
着眼银行业突围 报告献六大策略
报告认为,相较于其他行业,银行不仅受限监管对经营指标、经营业务和服务区域范围的规范要求,也需要承担更多的支持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等基础社会责任。因此银行的差异化竞争更多体现在如何在客户经营、产品服务、渠道,以及风控、数字化以及人力资本方面做到更聚焦、更专业、更高效。
策略一:零售业务——综合经营突破增长瓶颈,破局资产业务,抢占未来的增长客群。当前银行零售业务在异业竞争加剧、消费疲弱、按揭贷款退供、财富管理短期受困等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息差收窄、收入增长乏力的困境。银行突围零售业务需要从升级业务增长模式,突围零售资产业务,并提前布局和抢占增长人群以保障未来的增长空间。
策略二:公司业务——数字化赋能生态场景建设,从信贷专家向产业专家转型。银行需要打造或升级产业金融生态解决方案,构建行业专业化的风控能力,组建面向行业的专业化团队并匹配科学的管理机制。以行业专业化与产业金融为导向组建各层级专业团队,并设计与业务模式相匹配的管控模式、考核体系及机制配套。
策略三:打造更加专业化的全面风险管理,突破核心业务竞争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为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趋严的金融监管,要实现核心业务的突围,如上述产业金融建设对风控能力的要求,未来银行风控能力建设应重点围绕构建专业化风控能力、强化数字化风控应用、扩大并完善风控体系展开。
策略四:释放生产力,打造差异化人才发展策略。受到发展历史和传统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制约,银行人才队伍建设更多关注人员招聘及团队扩张,轻视结构优化和人才发展,导致普遍存在总分行及前后台人员结构失衡、管理经营团队专业性不足、人员效能及积极性低等问题。
策略五:深化数字化转型,助力银行开创高质量增长新局面。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银行业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重塑数字化转型思路。聚焦关键阶段战略目标,围绕重点客群、核心场景,以数字化新模式开拓新市场、新产品创造新价值、新手段唤醒新产能,撬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策略六:加速ESG转型,把握绿色金融发展的新机遇。ESG与绿色金融已逐渐成为银行发展的战略必选项,银行需围绕组织管理、投融资流程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内控信息与信息披露。
2022-12-16
招商启动 | 2023第23届西部智能电子暨电子智造与微电子博览会
2023-07-12
2023-05-14
是德科技完善信号源分析仪系列产品,应对无线、雷达和高速数字应用的需求
2024-02-22
2024-06-17
2024-03-01
Pure Storage调查显示IT对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倡议带来重大影响
2023-01-17
2023-04-21
康宁庆祝熔融下拉制程发明六十周年——六十载匠心历程,续写创新篇章
2024-09-20
索尔维集团股东以压倒性优势投票支持创立两家独立公司——索尔维和 Syensqo
2023-12-09